《仙凡归位》 章节章目录 第一章暴富第少年 “林掌柜!林掌柜!好久不见了,快来收草药啦!” 几声略显稚嫩的清脆喊声响起,远远便能听出其中未加掩饰的兴奋和喜悦。 却是一少年背着一大灰布袋兴冲冲跨进了一家名为“林记”的药铺。 正是青木县林记药铺。 这少年约摸七尺高,身着粗布灰色旧短打,脚踩带泥黑色长布靴。 面色略显黝黑,一看便是常年经受风吹日晒,吃过不少苦头。 若是刨去肤色不看,倒也是一张极其耐看的面庞。 不说俊美无双,却也可以说得上是器宇不凡,仪表堂堂。 虽稍显瘦削,但并不虚弱,反而有一股刚毅之色。 少年并没有束发戴冠,看起来约十五六岁。 披散着及肩的长发,好似豪放不羁。 眉宇之间透着英气,一双灵动的眼眸却露出丝许沧桑,仿佛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不过,此时少年清瘦的脸上,正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如同此时阳春三月的骄阳一般。 “你小子,咋呼啥?这么久没来,发什么大财了?” 一个听似呵斥,却毫无责怪之意的温和中年声音问道,带着轻笑。 不是药铺林掌柜还能是谁。 “嘿嘿,这入冬之后天寒地冻的,没进山采药,所以很久没来嘛!” 挠头憨笑了两声,少年一边解释一边将背上的布袋取下,递给林掌柜道: “这一开春,您看,我这不是立马就来了! 您给掌掌眼,看这些能值多少。” 说完搓了搓手,眼含期待地看着林掌柜。 “算你一吊钱。” 林掌柜伸手接过布袋,打开看了看便算了个大概,对他道。 一吊钱是一百文铜钱,约等价于一钱银子。 也就是说一两白银相当于一千文铜钱,即一贯钱。 而一两黄金则相当于一百两白银。 在这里,一文钱能购买两个大馒头或者一个肉包子,两文钱便能购买一斤粗粮。 购买力并不低,对于底层百姓来说,一两白银够一家三口大半年吃用了。 少年乐呵呵的接过林掌柜递来的一吊钱,也不还价,他知道林掌柜不会坑他。 收起这一吊钱后,他却没有走,而是环视了一下周围。 发现此时没人在店内,松了口气。 随即神神秘秘的掏出了一个用布小心包裹着的东西,递给林掌柜。 “林掌柜,打开看看,我昨天挖到的宝贝!” 然后略带激动的看着林掌柜,同时叮嘱道: “您可要小心一点,别碰坏了!” “哼,你小子能有什么好东西,还搞得神神秘秘的!” 林掌柜接过布包,轻哼一声,摇头一笑。 手上的动作却是慢了下来,小心打开包裹,突然眼前一亮。 只见里面一棵食指粗细的山参,体长约三四寸,须长尺余,并无伤痕。 一眼便瞧出已有十余年份了,确实是一株不错的山参。 即找出一个专门用于存放人参的精致木盒,小心翼翼将这株山参放了进去。 “人参年份越长越值钱,你这株生长了十余年,便算你十两白银吧。” 少年顿时喜笑颜开,他何曾见过这么多钱。 给地主家放牛,一天才给一文钱,十两白银对于他而言,不啻于一夜暴富。 以前虽然也偶有找到稍贵一些的草药,但最多时候也不曾超过一两银子。 “这回可是大发一笔,可以给自己买一些练武需要的丸药了! 还可以给妹妹带好吃的,给三爷爷打酒喝…” 想到这些,少年自然更是喜不自胜,开心不已。 直勾勾地盯了一会儿林掌柜手中递过来的两个大银锭,每个五两重。 最终依依不舍的移开了目光,却是没有去接。 “给我来三颗气血丸,一颗炼体丸,再把剩下的银子给我!” 少年坚定的说道,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 林掌柜闻言也没有多问,他知道这个少年在练一些粗浅的武功,以前也攒钱买过几回气血丸。 气血丸一两白银一颗,有增强凡人初学武者气血之功用。 炼体丸则是五两白银一颗,能帮助凡人武者打熬肉身筋骨,还有些许微弱的伐毛洗髓的功效。 “切记小心收好,不要暴露于人前,尤其是这些丸药,会引来有心人觊觎。” 林掌柜将药丸和二两碎银递给少年并嘱咐道。 少年听后心中一暖,重重点头。 接过丸药和碎银小心收好,和林掌柜道别之后,便离开药铺。 这少年名叫周平,今年刚满十五岁,家住县城东南三十余里处的无名小村。 昨天进村子后山采药的时候撞了大运,被他挖到这颗有十余年药龄的野山参。 上了年份的野山参是贵重药材,价值不菲,他自是知道的。 因而今日来县城,到这林记药铺中卖掉了这山参。 这也是今年开春转暖后,他首次进山。 一个开门红,顿时让他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 今日天刚刚放亮,他便起了床。 事实上,他昨天晚上激动地都没怎么睡觉。 早早地做好了早饭,快速扒拉几口,给妹妹留了一些。 他便背起行囊,带着自己采的药材,迫不及待的赶往县城了。 昨日他已经交代好妹妹,让她今日去三爷爷家吃午饭,跟婉儿一起玩耍,等他回来。 从村子去县城,要走三十余里的田间小路,没有大路相通。 以周平的脚程,来回需要一天。 天亮出门,要日落时分方能够回村。 像往常一样,他紧赶慢赶,在晌午之时来到县城。 交了入城费一个铜板,来不及吃中饭,便直奔林记药铺而去。 林记药铺是一家中等规模的药铺,坐落于县城东南角回春巷。 经营的是草药的收购、加工和成药销售生意。 也卖一些凡人武者练功时常用到的药丸。 林掌柜比较厚道,基本上童叟无欺,是以生意很是不错。 这也正是周平往这跑的原因。 事实上这三年来,他已经来过这很多次。 林记药铺已经成为了他的长期合作伙伴。 这三年来,林掌柜对他也颇多照顾。 不仅足价收购他采的药材,有时候还会教他辨认一些草药,以及一些采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这两年他和妹妹的生活能够有一些改善,林掌柜帮助不小。 周平刚踏出店门,嘴角的笑意便消失无踪。 随即一脸严肃的朝着包子铺走去,边走边自言自语。 “要去买两个大肉包子填饱肚子。 还要带一些回去给妹妹吃,妹妹最喜欢吃肉包子了。 也要带一些给三爷爷一家吃,婉儿妹妹和小定也很喜欢吃。 还要去酒坊给三爷爷打几斤水酒,这是三爷爷的最爱了…” 周平虽然只有十五岁,却历经苦难,心智已经颇为成熟,懂不少世事。 加上他本就聪慧过人,机灵异常,很是会保护自己。 做任何事情都谨小慎微,毫无少年人大多具备的毛手毛脚、粗心大意等毛病。 之所以变得如此沉稳,大抵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吧。 章节章目录 第二章苦童年苦难 周平十岁以前与父母一起生活。 日子虽然过得清苦紧凑,但也不虞温饱。 他从小聪慧好动,上山能掏鸟捕兔,下河会摸鱼抓虾。 还时常跟随父亲进山采药,一直都是村子里孩子王。 九岁的时候,母亲给他添了个妹妹,取名周灵。 可把他高兴坏了,对妹妹那是格外的疼爱。 可是,好景不长。 周平十岁的时候,父亲被官府强征劳役,抓去挖矿了。 历来碰到这种情况的,基本上是有去无回。 那时候他并不懂这些事情,只以为父亲出远门了。 只是后来,周平渐渐的发现,家里生活似乎越来越艰难。 母亲也总是很劳累,还时常以泪洗面。 因为长时间没见到父亲,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似乎失去了父亲。 时常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泣。 父亲被抓后,家里失去了壮劳力。 母亲一柔弱女子,无力耕种。 靠着给地主家庄子上浣洗衣物和织布,赚取些许钱财。 一天不过三四文钱收入,艰难养活他和妹妹。 加上三爷爷一家和乡亲们的偶尔接济,勉强度日。 可三爷爷的儿子也一起被抓走了,生活亦是艰难。 村里已经没有青壮,全是老弱病残妇幼。 乡亲们都生活艰辛,无力帮助太多。 全村皆是地主赵家的佃农,居住在自己搭建的茅草屋中。 一生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劳碌,日子过得极为贫苦。 村子甚至都没有正式名字,村民们祖上皆为赵家此处田地的佃农,因而聚居于此,形成村落。 为地主家种田,大部分粮食都得上交。 余者勉强混个温饱,这还得天公作美得遇好收成。 若是碰上灾年,收成不好,地主家却是不会怜悯降租,余粮都不够果腹。 更有甚者,碰到刻薄的地主,还得倒贴补租。 幸得天之赐,此地村民们还可以靠山吃山。 寻常进山采点草药、砍点柴禾或是打些野味,到县城去卖掉,倒也能补贴点家用。 故而,即使碰到灾年,村民们倒也能相互扶持勉强生存下去,不至于饿死乃至逃荒流浪。 运气好的采到个灵芝之类的贵重药材还能好好的改善一下生活,不过这也极难遇见。 因为村民们大多只敢在山脉外围一里之内活动。 深入的话会有危险,无论是碰到猛兽还是迷失方向,都可能有去无回。 周平给地主家放牛,每天能够赚取一文钱的报酬,却是还不够自己一天的饭钱。 于是已经开始懂事的他,时常与村里其他玩伴们一起,在小河大山里寻摸些鱼虾、草药或是野味之类,补贴家用。 就这样过了两年辛苦日子,周平已经颇为懂事。 平常很是努力的帮母亲分忧,认真的照顾妹妹,像个小大人一样。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上天似乎并不打算放过周平一家。 周平十二岁这年冬天,母亲由于长期积劳成疾,加上忧思过度病倒了。 不多久便撒手人寰,留下了十二岁的他和三岁的妹妹相依为命,继续在这世上受苦。 一时间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他伤心欲绝,哭的撕心裂肺。 小灵儿还不懂死亡的意义,只是看着哥哥哭也跟着哭。 哭了一夜,看着哭累了睡着了的妹妹。 想到母亲临终前含泪嘱咐他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妹妹。 他坚强的告诫自己: “为了灵儿,也为了我自己,为了不让爹娘担心。 我必须振作起来,我要照顾好妹妹,让她活的开心!” 仿佛一夜之间便长大成人了。 他擦干了泪水,找到三爷爷和乡亲们帮忙张罗母亲的丧事。 寻了些木板做了个简易的棺木,收敛了母亲,葬在了后山。 没钱立石碑,便削了块木牌立于坟头,以做标记。 “将来一定要努力赚钱,出人头地,再风光厚葬母亲!” 少年心中响起了坚定的誓言。 周平母亲名叫宋蕙心,美丽大方,温柔善良。 她并非本村或附近村里农户家的女儿,事实上她曾经是大户人家的小姐。 周平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只是以前听父亲说过一些。 母亲是从一个叫宋国的地方逃难过来的。 后来在逃难路上家人死的死散的散,走到青木县地界时只剩下她一个人。 那时才十多岁,昏倒在地头。 被干农活的爷爷所救,带回了家里将养了一阵。 后来母亲感念爷爷救命恩德,又觉无家可归。 于是留了下下来,嫁给了他父亲。 具体遭了什么灾,为何家破人亡? 父亲不甚清楚,或许知道也没说。 母亲也从不谈起往事,只是在临终前将一直贴身佩戴的一块小吊坠交给了妹妹,嘱咐她戴上不要离身。 因为母亲家里原是大户人家,她从小读过一些书,认得字,周平与妹妹的名字便是她起的。 还有村中一些跟他年纪差不多以及比他小的孩子们,大多都是母亲帮忙起的大名。 不然便是铁柱、狗蛋之类的名字叫一辈子了。 周平从小聪慧,悟性高,学东西快。 母亲便教他识字,他也把母亲会的还记得的字学了个七七八八,也算小有文化的少年了。 而今文化少年却是要面对自己和妹妹两个人迫在眉睫的生计问题了。 他虽然伤心,却顾不上抹眼泪了。 让自己与妹妹好好活下去的重担,已经毫不留情的压在了他稚嫩的肩膀上,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此时周平家里除了十数斤余粮之外已经一无所有了。 而这些粮食大概只够他和妹妹省着点吃半个月的。 即使他能够带着妹妹继续为地主家放牛,每天一文钱的报酬也不够他们一天的饭钱,何况还不是天天有。 这时周平又想起了父亲,想起来他小时候跟父亲一起进山采药的时候。 那时候他们时常深入山中一两里,有父亲带着并没有多大的危险。 常能采到很多草药,有时还能碰到较为珍贵的药材。 这两年周平虽然也跟小伙伴时常进山寻草药,却只是在山外围半里之内活动。 没有经验丰富的成年人带领,他们根本不敢深入山中更深处。 要是碰到什么毒虫猛兽,是有可能一去不回的。 而外围自然也只是一些普通的草药,且数量不多。 “现下没有其他办法了,只能深入进去搏一搏了。 凭着记忆里跟爹爹一起走过的路径和加倍的小心谨慎,相信自己能够安全出来的。” 周平暗下决心,鼓励着自己。 于是,下葬母亲后第二天一大早。 周平煮好粥,跟妹妹一起吃过早饭后将她托给三爷爷照看。 带上柴刀背上药篓,他便进山了。 一开始周平只是沿着记忆里跟父亲一起走过的路径,小心翼翼的前进。 仔细寻找草药的同时,也不忘沿路做些标记以防迷路。 还不时地制作些简单的陷阱,看看能不能捕到一些小猎物。 或许是运气好,或许是母亲在天之灵保佑。 周平这一次进山平安无事,且收获颇丰,采到了很多草药。 虽无珍贵的药材,却也数量可观。 拿到县城去卖掉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应该足够支撑他和妹妹一月的用度了。 周平心满意足的回到了家里,准备来日跟村里的老人一起去县城卖掉草药,买些吃食回来。 小时候跟父亲去过几回县城,但是他自己一个人却还是不敢独自走三十多里去县城卖草药。 随着进山的次数越来越多,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周平并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危险,深入的范围也愈发的大了。 当然,他也时刻保持着清醒和警惕,最多深入三里地,绝不会再深入的。 传闻深山里面有很多大型猛兽甚至还有成精的妖物,也不知真假。 但他并不会赌上自己的小命去验证传说,他还要照顾可爱的妹妹呢。 就这样,周平的日子得到了不错的改善。 还时常能帮助一下三爷爷家和乡亲们。 他心中也有了一些盼头。 后来在周平十三岁的时候,三爷爷教了他一些粗浅的功夫。 他也学的很认真,这样进山更能增添一分自保之力。 三爷爷年轻的时候在县城当过城卫军,学过一些粗浅的军中拳脚功夫。 后来因伤残被打发回村种田了,在村里也算是最有见识的一号人了。 时常会跟他们这些小孩子唠一些外面的故事。 听他说这世界还有仙人。 飞天遁地,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仙人。 他还亲眼见过仙人,也不知道真假。 周平没见过仙人,听到这些故事总是将信将疑。 只不过后来他才得知,仙人似乎并不是什么伟光正的人物。 三爷爷正是因为无意间冲撞了仙人,被砍去一条手臂,才落得伤残回村。 而这还是碰到脾气好的仙人,若是碰到脾气坏的,更会随意生杀予夺。 当然,这些离现在的周平还太过遥远。 十三岁后他还是向往常一样在山里刨食,加上了一项练三爷爷教的功夫。 他非常努力认真,又非常聪慧,悟性很好。 生活得到改善后能够吃饱饭,不时还能吃上肉。 所以进展不慢,气血也逐渐变得旺盛。 后来他便自己独自去县城卖草药了。 这样的日子直到周平十五岁这年开春,也就是今时今日。 新历两万五千六百一十六年,三月初六。 他寻到了这株山参来到了林记药铺卖掉。 林掌柜知道他练武后,也跟他讲了一些凡人武者常用到的丸药和境界常识。 他之前也买过几回气血丸,用过之后效果不错。 加上今日这些丸药,周平感觉自己能够突破气血境。 练出一缕内力,进入到传说中的后天境界中去。 然后便能够更好的照顾和保护自己跟妹妹。 将来或许还能有一份不错的前程。 他自然是无比兴奋的。 心中憧憬着美好未来的他,脸上却是面无表情。 此时已经吃饱,并买好了要买的所有东西准备回村了。 周平背着自己来时背的布袋行囊,装的鼓鼓的,走出了县城。 待走远之后到了没人的田间小路,他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哼着小曲欢快的奔跑着,想要早点回家见到妹妹。 “这几年妹妹越来越乖巧可爱,已经开始懂一点事了。 虽然晚上睡觉的时候时常会喊着要娘亲,但白天却会帮忙做些简单的家务。 我有事要出门的时候也不会粘着或者哭闹。 乖巧的待在三爷爷家里和婉儿一起玩耍,等我回家。 真是个惹人怜爱的小丫头!” 周平心里想着妹妹,嘴角笑意更浓。 然而,他并不知道,此行回去却是见不到自己心爱的妹妹了。 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的村子正在遭受一场劫难,一场改变了他人生轨迹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