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传奇》 章节目录 1洛阳夹马营 唐朝末年,朝政腐败,天下大乱,最终引发了王仙芝、黄巢农民大起义。黄巢农民起义经过九年的转战,两次攻入京城长安,但最终失败,留下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唐朝政权。此后,各地诸侯纷纷割据,不再听从朝廷调遣,各藩镇诸侯们互相攻伐,不断瓜分唐朝的地盘。 朱温原本是黄巢农民起义军的一位将领,后来投降官军,不断东征西杀,终于在公元907年建立后梁国,定都汴州开封城,结束了唐朝末年中原地区的乱世时代。 十六年后,河东节度使李存勖,自认为是唐朝李姓的后代,一心匡扶唐朝,最终兵临汴京开封城下,迫使后梁国投降,建立后唐国。 转眼就到了后唐国的第四年,也就是公元927年,此时的皇帝已变成李嗣源,在京城洛阳的禁军夹马营驻地,禁军的军官赵弘殷在屋里来回踱步,心神不宁。 他的夫人杜氏即将分娩,肚子里的胎儿一直好动,赵弘殷也很担心。长子几岁的时候已经夭折,也不知这个是男孩还是女孩。 傍晚时分,夹马营外突然冒出一道红光,香气扑鼻。紧接着,家人来报:“启禀将军,夫人生了,是个公子。” “赶快带我去看看”。 赵弘殷急急忙忙赶到家里,一看新生的婴儿肉嘟嘟的,还哇哇大哭,非常可爱。 “这孩子出生的时候竟然散发这么香的气味,真是奇怪,那就起名叫香孩儿吧!”将军说道。 夜里,赵弘殷躺在床榻上,依然很兴奋,心里暗暗在想:“我曾祖父赵朓在唐朝为官,虽然只是县令,但也很荣耀。祖父赵珽做过御史中丞,父亲赵敬担任过三个州的刺史。我早年追随成德军节度使王镕,一路拼杀,幸好又得到唐庄宗李存勖的赏识,让我做了这禁军的一名军官,虽然官职不大,我赵家也算光宗耀祖啦!” “只可惜我这后继无人啊,赵家难道要断送在我手里?”想到这,赵弘殷又唉声叹气。 “但这香孩儿不同寻常,一定得好好培养一番,将来也好再光宗耀祖。” …… 香孩儿五岁就能熟练背诵唐诗,到了读私塾的时候,父亲希望他能够在乱世中有所作为,给他起名叫“赵匡胤”,寄托了匡扶赵家的梦想。 赵弘殷想让儿子能文能武,但儿子好像对刀枪棍棒更感兴趣,自幼爱好骑射和练武。 赵匡胤到了大约十岁左右时,都城又从洛阳迁到了汴京开封,赵匡胤也跟随赵弘殷到了开封定居,但赵家的日子也时运不济。 赵弘殷知道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学武可以防身,也可出人头地,于是又把赵匡胤送到离洛阳不远的嵩山少林寺习武,赵匡胤在少林寺苦练拳法和棍术,自创了被后人命名的太祖长拳、太祖盘龙棍。 随着赵匡胤慢慢长大,赵弘殷寻思着攀一门亲事,他想起了一个人,禁军中的老朋友贺景思。这贺景思来自江南会稽的名门望族贺氏家族,担任护圣营的右千牛卫率府率,赵弘殷也喜欢结交儒士,二人成为好友。 贺景思有一个女儿叫贺贞,生得活泼又好看,与赵匡胤成了青梅竹马的玩伴。944年,当赵匡胤17岁的时候,父母做主让他与15岁的贺贞成亲,二人结为夫妻。 此时,赵匡胤也有了一个5岁的弟弟赵匡义,赵家的香火开始旺起来了。 他的母亲杜夫人看他整日里骑马射箭,就劝他:“儿啊,你也成人啦,要多读书,将来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现在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我愿练得一身好武艺,有机会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只有治理国家时才需要文才。”赵匡胤答道。 “我只想让你继承祖业,保持赵家的好名声就行了,你要向你父亲多学学。”杜夫人说。 但年轻的赵匡胤好像有些不务正业,整天与一些狐朋狗友在一起玩耍,舞枪弄棒。但他也很讲义气,有一些人慕名而来,其中有两个少年叫韩令坤、慕容延钊的,专门来与他结交。 这三人都喜欢舞枪弄棒,赵匡胤曾经与韩令坤在一处房中玩耍,听到有麻雀在屋外打闹,叽叽喳喳的很刺耳,惹得赵匡胤心头火起,说道:“我要去赶走这些麻雀”。 韩立坤劝他不要理睬,但赵匡胤坚持出去,还招呼说:“我们两个比试一下,看谁能把那些麻雀射下来。” 韩立坤没办法,只好也跟着出来,两个人用箭分别射下一只麻雀,但随后听到身后一身巨响,原来是那个屋子竟然倒塌了,两人吓得面如土色,落荒而逃。 …… 韩令坤、慕容延钊与赵匡胤交往一段时间后,都分别投军去了。赵匡胤也开始心痒了。 有一天,20岁的赵匡胤对母亲说:“我也想去找父亲,跟着他打仗,不想在京师天天守着你们了,想自己闯荡天下。” “你父亲正在凤翔带兵与叛军交战,既然你真的要闯荡,那也好,反正你在这里也不追求上进,你就去吧,但路上要见机行事,实在不行再回来。”母亲说道。 年轻的赵匡胤收拾行李,与母亲、妻子作别,高高兴兴踏上了闯荡之路。 …… 此时,后唐朝早已灭亡,又经历了后晋朝(936年~947年),已到了后汉朝时期(947年~950年)。 赵匡胤一路西去,却走错了路,在当时的兵荒马乱之下,现实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 一天,他骑马来到了关西地界,走到中午时口渴难耐,准备进城歇息。当走到离城还有几里远的时候,突然听到前面的一片树林传来急迫的喊杀之声。 喜欢打抱不平的赵匡胤赶过去看个究竟,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黑大汉打斗,这黑大汉手持扁担,虽然很勇猛,但也没占到便宜,体力渐渐不支。 赵匡胤立即大喝一声,抡起大棍就去帮黑大汉,那群人见有人来帮倒忙,就分出几人围拢过来。赵匡胤与黑大汉分别与几个人对打,两人抡起棍子、扁担噼里啪啦一阵乱打,一会的功夫,那群贼人就处于下风,最后一声呼哨都跑了。 那个黑大汉赶紧跑过来道谢,赵匡胤细问是怎么回事。黑大汉说:“俺叫郑恩,是个卖油的,家里离此有30里。没想到今天走到这里,被他们截住了要钱,我就和他们打起来了,幸亏你来了,否则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打赢呢。”黑大汉说话瓮声瓮气,五大三粗的,赵匡胤听了心里暗自发笑。 赵匡胤正好一个人闲来无事,就问他是否愿意一起玩耍几天。黑大汉蹦着说:“那太好了,但我可没钱啊。” “吃喝包在我身上啦。” 赵匡胤带着黑大汉在周边转悠了几天,这个黑大汉直肠子,直来直去,赵匡胤打心眼里喜欢他。 黑大汉说:“我看你一表人才,将来肯定能当大官,最好能当皇帝,多威风啊!” “呵呵,等我当了皇帝,就封你做郑王,给你郑家光宗耀祖如何?” “大哥,那当然太好了,不过你说话可要算话啊,我家可算有盼头了。” 赵匡胤就当这是个玩笑,也没当回事,自称为哥哥,叫黑大汉为弟弟。 一路走来,赵匡胤带的钱也用的差不多了,他最终与黑大汉郑恩作别,两人相约以后相见。 章节目录 2陈传老祖 赵匡胤沿着汉水来到了复州,投奔复州防御使王彦超(今湖北仙桃、天门一带),这王彦超是他父亲的同僚。 王彦超只比赵匡胤大13岁,他的父亲王重霸在唐朝末年曾参与黄巢起义军,后又投降了唐朝官军。王彦超长大后从军,屡次战场立功,被后汉皇帝刘知远任命为复州防御使。 “贤侄,我这里只是个小地方,比不上洛阳、开封这样的大都市,这里也没有什么好的军职给你安排。我与你父亲相识,你尽管先在这里住下,然后你再找找别的好去处。”王彦超不紧不慢的说。 (可二十多年后,早已担任节度使的王彦超是这样对赵匡胤说的:我那里水浅,养不了龙啊,当年如果我收留你,说不定你就当不了皇帝啦。) 赵匡胤明白王彦超这是下的逐客令,他在复州住了几天,收下王彦超的一包银子当路费后,又北上到了随州(今湖北随县)。 随州刺史董宗本,论关系要比王彦超亲的多,他与赵匡胤交谈了一会后,马上收留了赵匡胤。 “令侄,我与令尊是朋友,你就在我这里安顿下来吧,也好教教我的儿子。” 还以为他比较厚道呢,原来他是看赵匡胤文韬武略,将来必有出头之日,是想让他带带自己的儿子。董宗本可是用心良苦啊。 这董宗本是河北涿州范阳人,原是契丹元帅赵延寿的部将,当赵延寿在契丹内斗中失败被捕后,董宗本南下逃难,投奔后汉皇帝刘知远。刘知远任命他为随州刺史,儿子董遵诲也担任随州牙校。 董宗本的儿子董遵诲有武功,但文化水平不高,见识短浅,在与赵匡胤的谈论中总是处于下风。董遵诲就借助父亲的权势挤压赵匡胤,态度也不恭敬,赵匡胤人在屋檐下,一直忍让着。 最终,赵匡胤不想再自取其辱,找个借口拂袖而去,离开了随州。 (二十多年后,赵匡胤召见已是将军的董遵诲,董遵诲当即吓的伏地请死。赵匡胤不计前嫌,董遵诲也肝脑涂地,长期镇守甘肃环县边疆,抵御西夏国,终成一代名将) …… 赵匡胤继续四处游历,有一天到了襄阳,寄住在襄阳的一座寺庙里,与精通术相的一位老和尚成了朋友。 老和尚说:“我看你印堂发亮,气宇不凡,前途无量。当今之世,中心在北方,而南方比较平静,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还是到兵戈铁马的北方去谋求霸业吧!” 赵匡胤对和尚的话半信半疑,他又向西辗转来到了华山。有一天,他见两个老人正在华山脚下下棋,他手痒也想对一局。 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微笑着说:“你如果输了,你有银子给我们吗?” 赵匡胤说:“我没有很多的银子。” “那你凭什么和我们对棋啊,如果你输了呢?” “我,我,我如果输了,就把华山送给你。”赵匡胤这时急了,他心想这华山反正也不是我的,给你就给你吧,你也拿不走。 没想到,那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却严肃地说:“好,一言为定,不可反悔!”于是,双方击掌为凭,还签字画押。 按照规矩,三局两胜制,但赵匡胤三局都输了。面红耳赤的赵匡胤说:“这华山就就就归你啦!” 老人微微一笑说:“这华山当然就归我了,年轻人,不要在这里耽误时间了,澶州的郭威大帅正在招兵,你去投奔他吧,将来若有出头之日,可不要忘了华山之约!” 说完这话,两位老人飘荡而去,消失在华山之中。赵匡胤惊的出了一身冷汗,一打听,原来那位老人是精通道教的陈传老祖,经常在此下棋,好像在专等什么人。 赵匡胤向着华山拜了三拜,再也不敢耽搁,打马往东北方向而去,直奔澶州(今河南濮阳一带)。 …… 公元948年,澶州校场上,高高的“郭”字帅旗飘扬在场上。一大队亲兵正在招募新兵。 赵匡胤径直来到招兵台,报上名号,先表演了一套娴熟的拳脚和少林棍术。招兵的亲兵惊呆了:“你这是来应聘军士还是将官啊!”马上把情况报告上司。 “我想见郭大帅,我父亲与他相识,请帮我引荐。”经过一段时期的游荡,赵匡胤知道了父亲地位的重要性,是该消费父亲名号的时候了。 经过一番周折后,赵匡胤如愿见到了大帅郭威。郭威担任后汉朝的枢密副使,掌握兵权,也知道禁军中有赵弘殷这个人,只是不相识。今天见到了赵匡胤,二人也算有缘,但谁也想不到的是,郭威这竟召来了掘墓人。 …… 后汉朝的开国皇帝是汉高祖刘知远,他因长子刘承训病死而悲伤过度,也病重而死,在皇帝位才一年。948年二月,刘知远的幼子刘承佑继位,史称汉隐帝。他当时只有17岁,由杨邠、史弘肇、苏逢吉、郭威等人辅佐。 年轻的汉隐帝刚继位,外面的藩镇开始蠢蠢欲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治所在山西永济县),自恃功劳高,眼里没有新皇帝,首先竖起了反旗,还联络(长安)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共同造反。 赵思绾、王景崇两位节度使都有野心,见有人挑头了,立即附和起兵,他们在乱世之时都想做老大。 这三个藩镇结成同盟,从陕西凤翔到长安、再到山西的永济,连成一条线,威胁着后汉朝皇帝宝座的安危。 汉隐帝刘承佑虽然年轻,但辅佐的大臣还是称职的,朝廷不能容忍叛乱,立即派三路兵征讨。大将白文珂、郭从义、常思分别奉命讨伐这三路叛军,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也随军去征讨凤翔了。 但三路官军各自为战,互不买账,也不敢太靠近叛军,导致平叛进展缓慢。从春天一直到夏天,官军始终没有攻破河中城。 朝廷比较着急,再派遣枢密副使郭威率军前往督战,督促诸将合力讨伐叛乱。 由于长期战争,朝廷的兵力也不充足,郭威就在出征前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正好招到了赵匡胤。 章节目录 3逼反郭威 948年八月,朝廷任命郭威担任西面招讨使,正式出兵讨伐叛乱。巧的是,赵匡胤和他的父亲,以及韩令坤、慕容延钊都在郭威的军队中当差,但互相也没机会见面,互相也不知道。 郭威是武将出身,采取挖壕沟、断补给、长期围困、围城打援等战术,最终,河中府粮食断绝实在坚持不住了,河中节度使李守贞自知难逃一死,就与妻子、儿子自焚而死。 官军入城搜索李守贞的内府,发现里面坐着一名仪态端庄的年轻女子。 “我是李守贞的儿媳,我父亲是兖州泰宁军节度使符彦卿,家父与郭大帅是同僚,他们相识,请带我去见郭大帅。”亲兵们不敢怠慢,把这名女子带到郭威跟前。 郭威一问才知道,此女子只有18岁,所说都是真的。郭威道:“我与你父同朝为官,因不满辽国对中原的欺压,现都为汉高祖效力,只要你不跟从李守贞家族谋反,我把你送到你父亲那里去。” 符氏叩头答谢;“郭大帅今日对我网开一面,有再生之恩,父母给了我第一次生命,你今日给了我第二次,若不嫌弃,我愿意拜您为义父。” 郭威也见符氏有王妇之相,并且又是同僚的女儿,于是就说:“好好,我就收下你这个义女,明日我就派人护送你去兖州,寻找你的父亲。” 郭威又叫来儿子郭荣(左监门卫大将军),与符氏相见,二人好像还很投缘。郭威观察这符氏言行举止都不一般,心里非常高兴,当晚还在营中设宴招待这个新收的义女。 这郭荣其实也不是亲生儿子,是郭威夫人柴氏的侄子,原名叫柴荣。因郭威夫人没有儿子,当柴荣来投奔姑妈时,就被收为义子,改名郭荣。 …… 河中的李守贞被平定后,长安的赵思绾、凤翔的王景崇也相继战败投降,于是三镇叛乱都平定了。郭威还查获朝廷大臣和藩镇将官与李守贞秘密勾结的来往书信,郭威本想上奏朝廷,但在秘书郎王溥的劝说下,全部烧掉了书信。 赵匡胤跟随郭威的大军,在阵前表现的很勇猛,经常与从城里出来偷袭的小股军队作战,立下了战功,很快崭露头角,并担任了队长,成为一名偏将。 而郭威因平叛有功,被加封为枢密使、检校太师兼侍中。 …… 西部平定了,但北方的契丹人又侵犯河北,各节度使和刺史都只固守自己的地盘,不主动出兵拦截,契丹的流动骑兵来到贝州(河北邢台清河县),还抵达了邺都的北边(邯郸临漳县一带)。 后汉隐帝担心北方失守,任命大帅郭威为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宣徽使王峻担任监军。 朝廷同时任命郭威的养子郭荣担任邺都天雄军牙内指挥使,兼检校右仆射。 郭威临出发去邺都前,向汉隐帝建言说:“陛下年纪尚轻,有大事应当先请教太后。亲近忠诚正直的人,远离小人,苏逢吉、杨邠、史弘肇都是先帝的元老,希望陛下放心任用他们,边疆战事则由我效力。” 但汉隐帝刘承佑心想:“我虽然年轻,但也19岁啦,大权都掌握在你们这些旧臣手中,事事都要听从四大臣的安排,我要亲政。” 汉隐帝把计划禀告李太后,太后说:“儿啊,此事万万不可,你要遵照父亲的安排,切不可对元老旧臣轻举妄动。” 汉隐帝为此思索了几个月,脑子里最终形成一个计划。 …… 950年十一月十三日,辅佐大臣史弘肇、杨邠、王章坐在广政殿内等候入朝议政,突然间,几十名甲士从殿内涌出,不由分说乱刀杀死此三人。 汉隐帝刘承佑随后召集在京都的前节度使、刺史等上殿宣布此事,汉隐帝对入殿的诸将军说:“史弘肇等欺我年幼,专权擅命,使你们常有忧虑,自今以后,我与你们共掌国家,再不必担忧了。”大家拜谢而退。 汉隐帝还逮捕杨邠等人的亲属和随从,然后全部杀死。 苏逢吉被临时任命主持枢密院事务,汉隐帝的舅舅李业还派人杀死郭威、王峻的家属,连婴儿小孩也不放过。 同一天,汉隐帝又紧急派供奉官孟业带着密诏前往澶州、邺都。 孟业快马加鞭,先来到澶州,密令澶州节度使李洪义诛杀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因为王殷是史弘肇的亲信。 李洪义虽是李太后的弟弟,但他畏缩胆怯:“公公,此事万万不可鲁莽,我估计王殷已经知道此事,我带你去见他吧。” 见到了王殷,王殷大吃一惊,立即扣留了孟业,另派澶州副使陈光穗携带所受密诏飞驰到邺都,报告郭威。 郭威展开密诏后大怒,只见上面写道:“见诏如见朕,邺都左厢都指挥使郭崇威和曹英立即诛杀枢密使郭威、宣徽使王峻二人,其余将官免死,不得有误。” 郭威召集三军将校说“:我从默默无闻到声名显著,忠心辅佐国家,先皇驾崩之前,我接受遗命与杨、史诸公弹劾逆臣镇压叛乱,废寝忘食管理国事。但朝廷却没有法度,现今又来取我首级,你们等人应奉行诏令杀了我,然后回报天子,各自获取功名大业。” 郭崇威、曹英等人马上谢罪说:“这一定不是皇上的旨意,是朝廷小人私自发出诏令,如果让这些人掌握重权,国家还能安定吗?愿跟您进京上朝,当面洗刷罪名,清除皇上身旁的奸臣。” 在众人的劝说下,郭威决定起兵“清君侧”。 当天,郭威留下义子郭荣把守邺都,让赵匡胤也留下跟随郭荣。他命令郭崇威率骑兵前面开路,自己带领队伍接着向京城进发。 章节目录 4飘摇的后汉 郭威率军很快抵达滑州(河南滑县),汉隐帝听说郭威已到黄河边上,开始为日前的行为而后悔,李业等人也很害怕。 十一月十九日,郭威的邺都军抵达封丘县。汉隐帝还想最后一搏,派大将慕容彦超领兵拒敌,两军在汴京城外的刘子坡相遇,汉隐帝前往慰劳军队。 李太后很焦虑,她对汉隐帝说:“郭威是我家旧将,是你父亲信赖的人,只要我们按兵不动守在城中,尚可保全君臣大礼,我量他不敢杀我们的。”但汉隐帝不听。 第二天,汉隐帝又出宫到城外观阵,其实是想给官军助威。郭威告诉手下的人说:“我来讨伐皇帝身边小人,不是与天子对抗,千万不要先动手。” 慕容彦超带领轻骑兵攻击邺都军,郭威派何福进、王彦超、李筠等人率军围攻,大破慕容彦超,导致后汉军的士气大挫。慕容彦超的坐骑也摔倒了,只带领少量骑兵逃走。 朝廷其他各军知道郭威的势力大,并且对年轻的皇帝也没有信心,纷纷向邺都的军队投降。。 汉隐帝刘承佑与苏逢吉等大臣见势不妙,赶紧外逃,邺都军队紧紧追赶。刘承佑见后面飞尘漫天,害怕被追上,下马躲入村民屋中。 翰林茶酒使郭允明见形势危急,想以刘承佑作为见面礼投降,就残忍地一刀刺死刘承佑,当时汉隐帝年仅20岁,在位还不足三年(汉隐帝葬于河南禹州市花石镇的颍陵)。 郭威听说汉隐帝遇害后大哭:“这是我老夫的罪过啊,我对不住先帝啊!” 郭威进城后,率群臣拜见李太后,请她确定继位之人。李太后说:“我乃女流之辈,全请郭公做主。” 郭威说:“我提议由高祖的幼子刘承勋继位”。 李太后心想:你推翻了我的儿子皇位,又让我的另一个儿子继位,这不是想灭我们家吗。 于是,她怏怏不乐的说:“谢谢郭公的好意,但幼子刘承勋长期生病,身体瘦弱,不能担当大任,还是另选明君吧。” 郭威不相信,就与众将亲眼看到刘承勋确实是拖着病重之身,于是又商议拥立高祖刘知远的养子刘赟(yun)为帝。这个刘赟其实是刘知远的侄子,他正担任徐州的武宁军节度使,而刘赟的父亲是河东节度使刘崇。 这个空档期,郭威请李太后临朝,派遣太师冯道等人到徐州迎接刘赟到汴京来继位。 大臣们请郭威监国摄政,实际上他已控制了朝政。 效忠于郭威的王峻担任枢密使,王殷担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郭崇威担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才华横溢的翰林学士、户部侍郎范质名声在外,郭威见到范质非常喜欢,让他担任枢密副使。 …… 此前,当杨邠、史弘肇等人被汉隐帝诛杀时,郭威的女婿张永德担任供奉官押班,恰好已被朝廷派出去执行任务了,他去给昭义节度使常思赏赐生日礼物。但驻守在潞州的常思也收到了杀死张永德的密诏。 张永德对常思说:“您是马上就要杀掉我吗?我死了没什么,恐怕会连累你的宗族。” 常思说:“君为何出此言?” 张永德说道:“当今奸人当政,郭公为国除奸,你若杀了我,今后怎么见我岳丈?” “您岳丈的大事有几分胜算?”常思反问道。 “几乎是必成。”张永德回答。 常思没有说什么了,下令让卫士加强守卫,并厚加款待张永德。没几天,郭威派使者到达常思这里,常思怅然道:“老夫差一点坏了大事。”随即送张永德回到汴京开封,并向郭威请罪。 而引起这场祸乱的李业、刘铢等一帮人,最终也都死的死,亡的亡,没落到好下场。 …… 武宁节度使刘赟得知将被拥立为帝后,留下部将巩廷美、杨温二人守卫徐州,与太师冯道等人向西而来,随行的仪仗护卫都按照帝王的规格。 偏偏此时,镇州、邢州报告,契丹主率数万骑兵侵犯,已攻下内丘县。黄河以北各州也飞报契丹军已深入内地。 李太后在朝堂上说:“现在契丹大军压境,新君尚未就位,当今之势,只有请郭爱卿统率大军征讨。朝廷事务暂由宰相窦贞固、苏禹珪,以及枢密使王峻等主持。在京的马步军由王殷总管。” 950年十二月一日,郭威统领大军北征,这兵权当然是永远不能丢的。 当郭威率军到达滑州(滑县)后,停留了几天,即将继位的刘赟派遣使者前来慰劳军队。但众将的眼里哪里会有这个新国君,他们接受犒赏时不下拜,私下又说: “我们攻陷他们老刘家的京城,如果刘家的人再立为国君,我们还能活吗?” 郭威听到了这些闲话,但没有理会。 十二月十八日,刘赟已从徐州到达宋州(商丘市),李太后着手准备后续之事,先派宰相苏禹珪带着十位朝臣前往宋州迎接新君。 …… 这个时候,郭威率军已渡过黄河,到达澶州(濮阳)驻扎。第二天早晨,郭威听到外面有人大声喧哗。 原来,将官何福进带领数千军士在营帐外大叫:“天子必须监国您自己来做,我们已经与刘家结仇,不能再立刘氏家族的人为国君!” 说话之间,有人已把黄旗披在郭威身上,欢呼万岁,并趁势簇拥着郭威向南回师。郭威不得已,只好带军队回来。 郭威到了汴京,拜见李太后说:“不是我想主持宗庙社稷,实在是被手下军士所迫,不得已而为之,我将奉太后为母,今后为天下百姓着想。”李太后只好强作欢颜,褒奖郭威的忠义。 留在京城的王峻、王殷听说澶州军队哗变,派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带领骑兵,前往宋州阻拦刘赟前来。 郭崇威突然带兵到达宋州,刘赟很惧怕,关闭城门登上门楼,责问郭崇威要干什么。宰相冯道出城门与郭崇威交涉,但郭崇威不听,还下令把刘赟迁到府外驿馆居住,并杀死刘赟的心腹。 章节目录 5北汉刘崇 951年正月五日,李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让出自家的江山社稷,诏令郭威继承皇帝大位。 郭威假装推迟一番,最后还是在大臣们的“逼迫下”,披上龙袍,坐上金銮殿,继承大统。他定国号为“周”,定都汴京,史称“后周”。郭威奉汉室的李太后为母,迁其到西宫居住,尚未登基的刘赟降为湘阴公。 郭威继位后实行大赦,杨邠、史弘肇、王章等人都追赠官爵,官府为他们收敛安葬,并且寻访他们的子孙依次任用。 历史上的郭威也算是一位明君,他建立的后周革除前朝弊端,减轻刑罚。对于不犯谋反罪的罪犯不得株连家族和没收家产,其余的刑罚和税赋徭役也都得到减轻。 早年朱温征伐淮南时,把缴获的上万头耕牛分给百姓使用,然后向百姓收牛租税。但几十年之后,牛早就死了,这个牛租税仍然在收缴,郭威就废除了这个牛租税。 前朝留下来的太师冯道已是几朝元老,仍然被任命为中书令,对于外镇的主官基本都继续留任原职。 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此前因奉汉隐帝之命,阻截郭威的大军进京,此时也派人入朝进贡,郭威特意赐诏书安慰他,打消他的顾虑,还加封为中书令,慕容彦超上表谢恩。 对于邺都这个重要之地,郭威任命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王殷为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同平章事。 大将郭崇威为了规避郭威的名字,改名为郭崇。 而契丹军队在与中原的交战中也死伤很多,又见郭威已称帝登基,契丹军不敢再深入,撤兵返回,并派遣使者到开封请求和好。 …… 但刘氏一族并没有彻底认输,当初,河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刘崇得知侄子汉隐帝遇害,准备起兵,但随即又听说自己的儿子刘赟将要继位,就打消了起兵的念头。 太原少尹李骧说:“将军要占据孟州战略要地,掌握主动权,不能任凭郭威左右局势。” 刘崇大怒:“我儿刘赟即将继任皇帝,你却离间我们父子关系,把李骧拉出去斩首。”杀了李骧后,刘崇又向朝廷奏报说自己没有二心。 没几天,传来了刘赟被废的消息,刘崇这才如梦方醒,后悔没听李骧的话。他派使者前往开封,请求让儿子刘赟返回晋阳,但朝廷没同意,只是对刘崇加以安慰,希望其继续镇守河东。 留在徐州的巩廷美、杨温,听说自己的主人刘赟失去帝位,就拥立刘赟的妃子董氏占据徐州,等待河东节度使刘崇的援军。 郭威继位十天后,派人持诏书到宋州,杀死湘阴公刘赟。刘赟死后,徐州的巩廷美、杨温二人虽然也接到劝降信,但他们害怕投降后被杀,因此拒绝归降。 郭威要斩草除根,任命王彦超担任武宁军节度使,令他率军攻打徐州。王彦超亲率战舰,击破叛军的水寨,乘胜攻克徐州城,巩廷美等人被杀死。王彦超留在徐州任节度使。 湘阴公刘赟被杀的当天,刘赟的父亲刘崇也在晋阳称帝。 刘崇咬牙切齿的说;“郭威老贼,杀了我全家,夺走我刘氏汉室江山,我与你势不两立,从今天开始,我在晋阳重建汉朝,誓将讨平郭贼。” 刘崇称帝后,仍用汉的年号,史称“北汉”。但北汉所辖之地仅有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相当于今山西中部与北部。 刘崇的次子刘承钧担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太原尹,节度副使李存瑰担任代州防御使,裨将张元徽担任马步军都指挥使。 刘崇对李存瑰、张元徽说:“朕只因为吾兄高祖的大业一朝断送,今日的帝位年号是不得已才称的,我们要节衣缩食,图谋大业。” 北汉不建立宗庙,宰相每月俸禄只有一百缗钱,节度使只有三十缗钱,其余官员也都只有微薄的俸禄,北汉国也因俸禄较低导致官吏腐败。 …… 郭威当了皇帝,养子郭荣上表请求入京朝见,不久,朝廷的诏书传到邺都,不同意郭荣入京,还调任他为澶州镇宁军节度使。原来,这都是王殷在捣鬼,他对郭荣怀有敌意,多方阻挠其入朝,并且阻止立郭荣为皇储。 郭荣随即到达澶州(濮阳)赴任,赵匡胤一路随行。这段时期,赵匡胤与郭荣相处融洽,二人称兄道弟,好不快活。 郭荣说:“我比你大六岁,我为兄,你为弟。今奉命驻守澶州,请弟弟尽力帮我,不辜负父亲的恩宠。这治理一地就如治理一国,一地治不好,一国更治不好啊。” “令尊大人做了皇帝,我当誓死跟随哥哥,效忠大周,为哥哥鞍前马后,哥哥雄才大略,治理澶州肯定不在话下,就连这皇位早晚也会传给您的。” “此话可不能乱讲,否则会杀头的。”二人相视而笑。 这郭荣还真是个人才,原名柴荣,他的父亲柴守礼曾经是邢州尧山县柴家庄的商人,后因家道中落,他投奔姑母,被收为养子。小时候,就帮助养父郭威经商养家,跟随邺都的商人往返江陵等地贩茶,长大后跟随养父从军。因天资聪慧,生性厚道,得到养父的喜爱。 澶州节度使郭荣果然不负众望,为政清廉,连盗贼都躲得远远的。 赵匡胤也喜出望外,这一次跟对了人,他也升职了,担任滑州副指挥使、禁军东西班行首。 章节目录 6柴荣登基 几个月后,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举兵叛乱。这慕容彦超本是后汉高祖刘知远同母异父的弟弟,一直对郭威夺取了刘家的江山不满。 郭荣得知慕容彦超叛乱,立即上表请求从澶州发兵征讨,赵匡胤也摩拳擦掌。 但郭威不同意儿子出兵,而是派昭武节度使曹英领兵,率领史延超、向训、药元福等将官讨伐慕容彦超。 但慕容彦超有勇有谋,曹英等人战胜不了他,最终还是郭威御驾亲征,才攻破兖州城,慕容彦超自杀而死。 虽然除掉了劲敌慕容彦超,但枢密使王峻、邺都留守王殷也都居功自傲,二人辅佐郭威称帝立下大功。特别是王峻,经常不把郭威放在眼里,所作所为引起了郭威和朝臣的不满。 最终,郭威忍无可忍,痛下杀手,先除掉王峻,再杀死王殷。 功臣们已死,郭威如释重负,终于为儿子郭荣铺平了道路。 953年三月,郭荣入朝担任开封府尹,加封为晋王。赵匡胤这段时间也不断升迁,他跟随来到汴京,担任开封府马直军使。赵匡胤有了自己的住宅,贺夫人也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早年夭折,次子赵德昭已3岁。 此时的周太祖郭威已身心憔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954年正月,郭威称帝整三年后,重病不起。他把郭荣叫到床前交代: “你要赶快为我修建陵墓,陵墓务必从简,不要用很多金银财宝陪葬,不派宫人守陵,也不用在陵墓前立石人石兽,这样就不会有盗墓贼了。我死后,在河间府、魏州府各葬一副剑甲,在澶州葬一件通天冠绛纱袍,在汴京葬一件平天冠衮龙袍。” 郭威大封群臣,遗命才高八斗的范质、王溥作为宰相,辅佐郭荣,他随后驾崩。 郭荣按照遗诏继位,称为周世宗,不久改用原名柴荣。 柴荣在镇守澶州时,他的夫人刘氏病亡,郭威为柴荣提亲,将此前收下的义女符氏(李守贞的儿媳)许配给柴荣为继室,柴荣继位后就册封符氏为皇后。 …… 柴荣当了皇帝,赵匡胤也鸡犬升天,担任禁军的中级指挥官。 有一天,亲兵来报,外面有一位黑大汉带着一个妇人求见,此人自称郑恩。赵匡胤一听,这不是结拜兄弟来了吗,立刻请进来。 兄弟二人相见很高兴,郑恩还是以前那个样子,大哥长大哥短地叫着,大大咧咧没有心计。赵匡胤指着旁边的妇人问是谁,郑恩说:“大哥,这是你弟妹,叫陶三春,是我打来的夫人。” 还没等赵匡胤说话,旁边这个妇女大嗓门嚷道:“别听他瞎说,他还打不过我呢,当初他偷我家地里的西瓜,被我抓住打了三次。是我父亲可怜他是个孤儿,人又老实憨厚,才把他留在家中,最后还让我与她成亲。你看,我们还生了一个儿子呢!” 赵匡胤见这二人性格相近,都是大块头,觉得倒也挺般配的,于是把他们收留下来。又奏报柴荣,把郑恩也安置在禁军中做一名军校,归赵匡胤调遣。 …… 柴荣当皇帝还没几个月,潞州(长治市)传来告急文书:“河东的刘崇联合契丹贼军,合兵入侵,请速速救援。” 当时,契丹、北汉仍是后周的强敌,北汉主刘崇一心想复仇,他效防石敬瑭,向契丹辽国称侄皇帝,乞求契丹发兵攻打后周。 而契丹也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两国一拍即合,契丹派遣武定节度使杨衮(gun)率领一万多骑兵前往晋阳支援。刘崇亲自领兵三万,任命义成节度使白从晖、武宁节度使张元徽为大将,与契丹军队一起南下,进犯潞州(山西长治市)。 周世宗柴荣准备亲征,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宰相冯道等人上奏说:“陛下刚登基帝位,先帝灵柩入土在即,人心不稳,派朝中的将领抵御贼寇最为稳妥,不宜亲征。” 柴荣说:“刘崇认为先帝驾崩,朕刚继位,自以为可以趁机夺取我大周社稷江山,我决不能容忍!以前唐太宗李世民创业时,无不亲自征伐,我又害怕什么。” “陛下还不能效仿唐太宗。” “刘崇一伙乌合之众,如遇我朝廷大军,一定如泰山压卵。”柴荣说。 “不知陛下能否成为泰山?”冯道又辩解。 柴荣听了很不高兴,也只好作罢,但下诏招募一批勇猛的亡命之徒送往京城,赦免他们的罪行,安置在禁卫军中,准备派往前线。 但前线又传来坏消息,兵马监押穆令均的军队在太平驿(襄垣县)被贼军袭击,穆令均战死。昭义节度使李筠退守上党,闭城不出,军情十分紧急。 柴荣与宰相们商议后,决定立即发兵救援,刻不容缓,派出北、中、西三路军队征讨: 北路由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为招讨使,领兵从磁州(邯郸磁县)奔赴潞州,澶州节度使郭崇为副招讨使。 西路由(山西永济县)河中节度使王彦超率军,经晋州(山西临汾市)向东拦截,以(陕县)陕府节度使韩通为副职。 中路以宣徽使向训为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滑州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等随军出征,赶赴泽州。 几天后(954年三月十一日),周世宗柴荣再也坐不住了,力排众议,决定亲征,让驸马张永德、禁军将领赵匡胤等率禁军随行,只有宰相王溥鼓励皇帝出征。枢密使郑仁诲留下担任东京留守。 章节目录 7大战高平 柴荣的大军经怀州北上(河南沁阳市),准备从正面迎击北汉的军队,十八日这天,到达泽州。 而北汉国主刘崇不知道柴荣已亲征,他在太平驿初战获胜后,轻敌急进,绕过潞州城而不进攻,继续南下。 十九日,北汉军队到达潞州南边的高平县,突然遭遇后周的前锋军,北汉军激战失利,撤退到高平县南边的巴公镇。 柴荣担心敌军逃跑,催促各路军队急速前进。北汉主率中军在巴公镇已摆开阵势,以张元徽率军在东边,杨衮的契丹族辽军在西边,军队整齐威壮。 但后周河阳节度使刘词的军队尚未到达,大家见北汉的阵容整齐,将军们有些惧怕,而柴荣意志坚定,骑着披甲的战马亲临阵前督战。 柴荣说:“我军不惜在此决战,诸军要尽力杀敌,白重进、李重进率军在西边,樊爱能、何徽率军在东边,向训、史彦超率领精锐骑兵居中央,张永德、赵匡胤带禁军随我左右,今日定要破汉、辽联军。” 刘崇见对面的周军人数不够多,他有些后悔召来契丹军队,于是对众将说:“我独自用汉家军队就可破敌,何必再烦劳契丹!今天不但可以战胜周军,而且还可以让契丹心悦诚服。” 但契丹的大将杨衮驱马向前观望周军,对北汉主说:“我看周军也旗帜鲜明,估计是劲敌,我们要小心一点,不可轻易冒进。”刘崇不听他的建议,杨衮有点不高兴。 这时,东北风正急,一会儿忽然转成南风,北汉枢密副使王延嗣让司天监李义看过天气后,禀报刘崇: “陛下,现在可以开战,对我军有利。” 但枢密直学士王得中牵住刘崇的战马说:“陛下,现在风向不利,不宜开战。”但刘崇根本不听劝告。 刘崇大呼:“张元徽率东面的军队先发起进攻,撕开周军的右边防线。” 马步军都指挥使张元徽得令后,率领一千多骑兵攻击北周的右路军队。张元徽擅长重骑冲锋,骑兵高大勇猛,战马的铠甲也厚重,冲击力十足。 双方交战没多久,后周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的骑兵本来就有些胆怯,面对攻势果然抵挡不住,胆小的樊爱能竟然带领骑兵先后退而走。 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何徽带领步兵正在后面列阵,前面的骑兵后退时冲击了步兵,步兵队伍也乱了。指挥使何徽见自己的步兵队伍乱了,也带步兵逃走。周军的右翼屏障崩溃,一千多步兵临阵投降北汉军队。 周世宗柴荣见右翼突然乱了,形势危急,立即叫道:“各部不许后退、违令者斩!”。敌军箭头射来,禁卫亲军用盾牌在前面为他阻挡,柴荣继续督战。 禁军将领赵匡胤见柴荣临危不惧,就与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说:“驸马,现在形势急迫,主上有危险,我们务必拼死上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能再犹豫了!” “好,你我现在就带禁军往前冲杀。” 赵匡胤、张永德立即各领二千亲兵,分别从左翼、右翼攻击敌军。赵匡胤身先士卒,跃马提枪往前冲,慕容延钊、郑恩等将官也策马跟随,后面的大批禁军骑兵见主将冲上去了,也都以一当十,呐喊着冲向敌阵。 内殿直军官马仁连续用箭射死十几名北汉军士,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也带领数百骑兵冲向敌阵,后周军队的士气大振。 北汉主刘崇得知柴荣亲临战阵,重赏获胜的张元徽,催促他乘胜进兵。这张元徽虽然勇猛,但周军不顾生死的冲锋,与北汉军陷入激烈的厮杀中,双方上万人的骑兵往来冲杀,喊杀声震天动地。 慕容延钊拨马来战张元徽,两位猛将打斗了十几回合,不分胜负。先锋都虞侯高怀德也提枪加入战团,张元徽抵挡不住这两位猛将的攻击,他的战马也体力不支突然倒地,张元徽跌下马,被周军当场斩杀。 北汉的大将被杀,军队因此丧失士气,当时的南风正刮的厉害,后周军在各将官的带领下展开绝命反击,愈战愈勇。 契丹大将杨衮本来很有信心,现在见周军如此勇猛,铺天盖地而来,他也畏战了,竟然不敢出兵救援。为了保全自己的军队,杨衮不打招呼就撤走了。 在周军的顽强抵抗下,北汉军队全线溃败,北汉主亲自举大旗收集军队,亲兵斩杀逃跑的军士,但还是不能制止溃败。 后周将领樊爱能、何徽的军队被张元徽的骑兵冲乱后,还不知道周军主力已经反败为胜了,仍然带领骑兵向南逃走,沿途还抢掠军用物资。 柴荣派身边大臣以及军校追赶,并制止他们抢掠,但逃跑的人都不听。河阳节度使刘词率军在赶来会合周军主力的路上,因为迟到了,此时恰好遇到樊爱能等人溃逃,樊爱能等劝阻刘词不要再往阵前,刘词不理睬他们,继续领兵北上。 当时,北汉还有余部一万多人,凭借山涧布阵据守。傍晚,刘词率部到达后,柴荣又做了一番部署,在刘词、韩令坤、张永德、赵匡胤等人的带领下,周军合兵进攻,北汉军队又一次被击败。 后周军队在激战中杀死了北汉枢密使王延嗣,一直追到高平县,北汉军士的尸体遍地都是,丢弃的物资不可胜数。 …… 当天傍晚,周世宗柴荣在野外宿营,那些在战斗中投降北汉的周军军士被聚拢在一起,主将请示怎么处置。 柴荣生气的说:“这些胆小如鼠、意志不坚定的人,留下来只会影响士气,全部就地杀死。” 可怜这些军士刚投降北汉军,汉军就被打败了,他们最终还是死在自己人手里,哭嚎声一片。 而此前逃走的樊爱能等人听说后周军队大捷后,才与军士陆续返回军营。 但为了整肃军纪,樊爱能、何徽及以下军官七十多人全部斩首。从此,周世宗柴荣的军令畅通,将士们再不敢临阵脱逃。 各军主将都因高平之战的功劳得到升迁,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禁军将官赵匡胤也都得到嘉奖。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正在担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升职为龙捷军右厢都指挥使,韩令坤升职为龙捷军左厢都指挥使,高怀德升为铁骑军右厢都指挥使。慕容延钊被授为虎捷军左厢都指挥使。 驸马张永德极力称赞赵匡胤的勇敢,周世宗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虞候、兼任严州刺史。 章节目录 8义社十兄弟 赵匡胤做了殿前都虞候,已成为殿前禁军的核心人物,整天与禁军的将官们在一起。他性格豪爽、谈吐不俗、爱交朋友,更重要的是他与殿下柴荣长期呆在一起,关系非同寻常,大家也都愿意与交往。 有一天,赵匡胤与各位将军在小校场演练回来后,大家因为高兴,就一起到汴京大酒楼喝酒去了,酒桌上酒杯你来我往,大家好不快活。 赵匡胤提议说:“我与各位将军朝夕相处,性格相投,大家共保大周江山,无不尽心尽力,如果我们能结成金兰之好,必将同心协力辅助我主,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石守信首先说:“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当初都在枢密使郭公(郭威)帐下当差,结成兄弟就更加亲了。” 李继勋、王审琦等人也都表示附和同意。 李继勋叫来店小二,立即置备摆设香案,大家就在案前插香为盟,以酒洒地,共同结为兄弟,相约同生死、共患难、决不食言。 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李继勋的军职最高、年龄最大,大家称为大哥。在李继勋的带领下,赵匡胤、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等人重新入座,结为“义社十兄弟”。 …… 北汉主刘崇高平兵败后,穿上粗布衣服戴上斗笠,乘着契丹所赠送的黄骝骏马,率一百多骑兵逃跑,勉强进入晋阳。黄骝马因立功了,竟然也被封享受三品的待遇。 契丹大将杨衮也率领他的军队北上,屯驻在代州(山西代县)。北汉收拾残兵,修缮武器装备,加固城池,并向契丹再次请求救援,契丹主答应发兵援救晋阳。 …… 高平之战后,形势对后周很有利,北汉的汾州(汾阳市)、辽州(左权县)、岚州、宪州、石州(离石县)、沁州(沁源县)、忻州纷纷归附后周。 面对大好形势,柴荣决定继续征讨刘崇,此时仅是高平之战后一个月的时间。 柴荣这次仍然力排众议,不顾大臣的劝阻,亲自北伐。任命天雄节度使符彦卿为河东行营都部署,统领征讨大军,符彦卿也是柴荣的岳父。 后周军进入北汉境内后,那里的百姓用食物迎接后周军队,控诉北汉的沉重赋税徭役,希望后周军进攻晋阳。 后周军很快抵达晋阳城下,环绕晋阳城长达四十里。北汉主刘崇在高平县刚战败,还没缓过气来,军队也还没修整好,只好固守晋阳城不出来。 后周军虽然乘胜获得了北汉数州,但由于战线不断拉长,后勤补给不够。而且后周军的顺利推进也导致军纪松懈,经常发生抢掠百姓的现象,北汉的百姓感到失望,对周军坚壁清野,周军获得补给困难。 主帅符彦卿与诸将奏请柴荣:“晋阳城墙坚厚,眼下久攻不克,军粮不足,供应不济,不如暂且撤军,等待时机再行讨伐。”柴荣当然不答应。 但形势变的对周军越来越不利,前锋史彦超轻敌冒进,在忻州遭遇了契丹军埋伏,激战到筋疲力尽被杀死。 连日又大雨不停,军士生病的很多,士气不振,954年六月初,柴荣只得同意撤军,所占据的州县也都被迫放弃,被围困两个月的晋阳城解围。 …… 但雄心勃勃的柴荣,继续养精蓄锐,他决心遵照养父的遗愿干出一番大事业。他问左谏议大夫王朴:“朕可以当皇帝多少年?” 王朴答道:“臣孤陋寡闻,以我的学问来推算,三十年后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柴荣欣喜地说:“如果按照爱卿所说,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达到太平盛世!”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高平之战中禁军将士不用命、不能战的一幕时时浮现在眼前。柴荣决心改革禁军,他下诏说: “朕坐镇中原正朝,但周边诸侯林立,各自为政,我虽有心统一华夏大地,但目前之禁军实力不济,士不出力,将不用命,却又骄横傲慢,每遇大敌不逃即降,实不可用。各朝之所以失去政权,多是军队不强的原因。如今的御前诸班军士是先帝时组建的,并未认真遴选和训练,大多是贵族和近亲子弟,待遇优厚,升迁容易,但经历战场较少。长此以往,先帝的宏图大业何日能成?诏令殿前都虞候赵匡胤代朕整顿禁军,张永德、李重进尽力支持,当不辜负国之期望。” 禁军分为殿前司、侍卫司。殿前司下辖铁骑军、控鹤军,侍卫司下辖龙捷军、虎捷军。 赵匡胤接旨意后,广招天下壮士,不唯身份,把军营中弱者淘汰掉,选拔有武艺者编入。 经过几个月的整顿训练,后周的禁军焕然一新,赵匡胤特意请柴荣现场检阅。 检阅那天,铁骑军和龙捷军的骑兵部队骑着膘肥体壮的战马,将士们盔甲鲜明,一排排战马一字排开,马嘶人叫,犹如泰山压顶。 控鹤军和虎捷军的步兵部队排成方阵,弓箭手、长枪手、短刀手依次摆开,一行行、一排排、一列列,齐声呐喊,声震汴京黄河。 柴荣检阅三军后非常高兴,当场对禁军将士勉励一番,对赵匡胤很满意。野心勃勃的柴荣已在心里酝酿更大的事业。 章节目录 9开边9策 954年,柴荣有一天临朝时对宰相们说:“朕经常思考如何达到大治,始终得不到要领,这甚至影响了我的睡觉吃饭。而周边的吴地(南唐)、蜀地、幽州、并州隔断了我的政令,土地也不能统一,那里的百姓听不到我朝的声音,现请大臣们发表高见,撰写《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开边策》各一篇,朕将一一阅览。” 朝廷遴选了徐台符等二十名文学之士出谋划策,撰写策文。当时,这些文士大多不主张用武力,认为应以文治为先。只有翰林学士陶谷、窦仪,御史中丞杨昭俭、比部郎中王朴四人提出武力用兵之策。 比部郎中王朴提出了先攻取江淮的策略,他的策文先分析形势:“中原朝廷丧失吴地、蜀地、幽州、并州,都是由于丢掉治国之道。要首先搞清楚丢失土地的原因,才能找到破解之策。当初中原朝廷开始丢失国土时,都是因为君主昏庸、臣子奸邪,军队骄横、百姓穷困,奸人乱党充斥朝堂,强将武夫在外面横行霸道,这些弊端由小变大,最终酿成祸端。” “如今要收复失地,就要反其道而行之,重用贤人、布施恩泽,奖赏功劳、惩罚罪过,革除奢侈、减少赋税,鼓励生产、富足百姓。等到群贤毕至,政事理顺,财库充足,士民归附,然后再起兵,则千秋功业没有不成功的!对方的百姓看到我方有取胜的形势,必定会有人愿意为我们当内应和向导,如果民心已归附我方,那么天意也必然会顺从了。” 王朴接着又提出了用兵之策:“大凡进攻夺取的方法,必定先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南唐与我们相接的国境将近两千里,这地势很容易骚扰对方。骚扰时应当从没有防备的地方开始,他防备东面我就骚扰西面,他若防备西面我就骚扰东面,对方必定东奔西走的救援。在东奔西走之间,就可以探知对方的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 “当不需要大举进攻时,就暂且用小股军队骚扰,由于南方人生性懦弱胆小,即便有小的警报,也必定出动军队救援。而军队这样频繁出动就会使百姓疲劳而财物耗竭,如果对方不出动大批军队救援,我们就可以乘对方兵力空虚而夺取土地。采取这样的方式,长江以北各州将全部被我方占有。” “既得长江以北,就可利用他们的百姓人力,实行我们的治理方法,长江以南也就容易夺取了。取得江南后,那么岭南、巴蜀之地就可以传檄文而平定。南方既已平定,北方的燕地必定望风披靡归附中原。倘若它不归顺,就调动军队进攻。只有河东之地的北汉是必然要拼死一战的敌人,没法用恩惠信义诱导,应当用强大的军队制服。” “但北汉自从高平失败以后,国力空虚、士气沮丧,必定没能力再挑起祸患,应该暂且放在以后谋取。等待天下已经平定,然后再择机一举消灭。如今我国的军士精干,武器齐全,军将愿意为国效力,现在要积蓄粮草充实边疆。” 王朴的这篇策文影响力空前,在后世也时时被人提起。柴荣对王朴的策文很感兴趣,主动与他商讨天下事,二人很谈得来。 王朴也因献《开边策》,由比部郎中升任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同年,又改任左散骑常侍、端明殿学士,成为柴荣身边的重要谋臣。 …… 有了武备,又有了文策,柴荣开始大力开拓疆土。当时,诸侯割据遍天下: 北方:北汉、契丹辽国; 南方:南唐、南平、南楚、吴越、南汉国; 西方:蜀国。 柴荣决定按照《开边策》,先攻南后取北,首先要稳定北方。 当时,北汉之主刘崇忧愤成疾,得病死了,在位4年。他的次子刘承钧继位,改名刘钧,并向辽国报丧。 契丹主册封刘承钧为汉帝,呼他为“儿皇帝”,刘承钧继续效仿前辈石敬瑭,甘愿与契丹联合在一起,共同对付强敌后周。 柴荣也积极备战,派许州节度使王彦超、曹州节度使韩通,率领军卒及民夫,疏浚河北深州、冀州之间绵延几百里的的胡卢河,使河道变深,便于向北方运动粮食和军队器械。 周军还大堰口沿河修建城垒,派重兵戍守,以河流的天然屏障阻止契丹骑兵的随意入侵,北方也因此保持了几年的总体稳定。 …… 南方与后周土地接壤的,主要是后蜀、南唐,但到底是先打后蜀还是先打南唐,柴荣还没定夺。 此时的后蜀国主是孟昶,此人生性懦弱,喜欢游山玩水不务正业,他的江山是从父亲孟知祥传下来的。 但孟知祥是兢兢业业的人,他是晋王李克用的侄女婿。当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建立后唐国,派兵征讨王建创立的前蜀国,夺得蜀地,任命孟知祥担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但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后来被拥立为帝,取代了李存勖。孟知祥也随后占据蜀地称王,建立后蜀国。但孟知祥在位七个月就死了,儿子孟昶继任国主。 柴荣召集群臣讨论,宰相说:“后蜀国长期远离战争,国富民丰,且有蜀道山川之险阻隔,不容易被夺取。但秦州(甘肃秦安北)、阶州(甘肃武都东南)、成州(甘肃成县)、凤州(陕西凤县),原来就是中原土地,百姓也心向中原,可以先攻取此四地,阻断西蜀与我周朝的屏障。” 柴荣采纳此建设,诏令宣徽南院使、镇安节度使向训(即向拱)为统帅,带领凤翔节度使王景等一起出征。 章节目录 10争夺四1州 955年五月一日,王景从宝鸡大散关出兵,直奔秦州。 后蜀得知大军压境,客省使赵季札毛遂自荐,要求前往秦州、凤州防守。 孟昶立即任命赵季札担任秦州雄武军监军使。 赵季札带领军队一路而来,带着自己的小妾和戏班子一起随行,晚上歇息的时候还听戏班子唱戏。当他走到德阳时,听说后周王景的军队已经到达,并占领了八个军营,他吓得不敢继续前进,还上奏章请求辞去监军使职务,并把小妾和戏班子一起送回蜀地。 当赵季札返回成都后,人们都以为后蜀军队在前线打了败仗,全城陷入一片恐慌。 孟昶赶紧询问前线战事如何,这赵季札还没到达前线,根本回答不上来,孟昶非常生气,诏令把赵季札送交御史台查办。 御史审问了几天,写了一份奏章呈上来, 御史说:“赵季札不以国事为重,携妾同行,而且未接到诏令擅自退军,导致战事紧张,百姓心慌,请求将其处斩,以谢国人。” 孟昶阅后诏准,随即在崇礼门处死赵季札,尽管他是蜀国元老赵季良的堂弟。 …… 六月三日,孟昶再派大军迎敌,捧圣控鹤都指挥使、保宁节度使李廷珪担任北路行营都统,左卫圣步军都指挥使高彦俦为招讨使,武宁节度使吕彦珂担任副将,客省使赵崇韬为监军,一路浩浩荡荡而来。 凤州威武军节度使王环在威武城东边巡察,突然看到正在巡逻的周军,周军的人数不多,只有一百多名骑兵,很快就被蜀军包围,周军的排阵使兼濮州刺史胡立被擒获。 孟昶又向北汉、南唐求援,相约共同起兵,对抗周军,北汉、南唐答应出兵。 …… 周军出兵一个多月以来,并没有在战场上取得大的胜利,速战速决的效果没达到,反而消耗了很多物资,还面临着被三个国家共同据敌的境地。 后周朝廷开始质疑这场战役成功的可能性,宰相李谷因王景等久战无功,且粮草运输困难,坚持请求撤兵。 柴荣这时候又想到了殿前都虞侯赵匡胤,派他到前线观察真实战况。 赵匡胤奉命赶到前线,把主要战场都走了一遍,花了十几天时间做了较为详细的尽职调查,此时他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从前线回来后,赵匡胤呈上一份奏折:“陛下,秦州、阶州、成州、凤州本就是中原的土地,只是因为前辈石敬瑭与契丹勾结,这几个州不愿意接受辽人的统治,才投靠了蜀国,四州的百姓愿意回归中原,这是民心所向。当前双方的战争虽处于僵持状态,但周军士气尚好,蜀军比较焦躁,周军如果加大兵力,加强攻势,应该会取得胜利。如果取得这四个州,蜀国今后就没能力再与我周朝对抗,也不用再担心蜀军袭扰我后方,可放手攻打南唐。” 柴荣看了这个奏折,认为有道理,如果这四个州也拿不下来,谈何统一事业,于是决意继续讨伐。 周军调整军力部署,以王景兼任西南行营都招讨使,向训兼任行营兵马都监。 …… 蜀军主将李廷珪想以分兵合击的战术,达到争夺关中的战略意图。他派遣先锋都指挥使李进把守凤县西北的马岭寨;又派出一股兵力从斜谷而出,到凤县东北的白涧驻扎;再分兵前往凤州以北的唐仓镇和黄花谷,截断后周军的粮道。 周军这边也积极调兵遣将,王景派遣裨将张建雄率领两千人前往黄花谷设下伏兵,又派遣一千人前往唐仓镇控制后蜀军的退路。 后蜀军的染院使王峦带兵从唐仓镇出发,赶往黄花谷,刚进入峡谷内,被张建雄的周军伏兵截击。 后蜀军遭遇伏击后,拼命冲出峡谷,慌忙向唐仓镇回撤,在路上又遭遇之前赶来的一千名后周军队,后蜀军被截住退路,再次被击败,王峦及军士全部被俘,王峦被杀死。 此战过后,后蜀驻扎在马岭寨和白涧的部队全部溃退,李廷珪、高彦俦撤退到徽县南边的青泥岭,守住陇西入蜀交通要道。 驻守在秦州的雄武节度使韩继勋已经害怕了,他主动放弃秦州,逃回成都。 担任秦州观察判官的赵玭没有逃走,他关闭城门,召集城内的官员说:“如今中原朝廷的军队无敌天下,战无不胜,我蜀国派遣的将领都是勇武的人,但他们要么被杀要么逃走,怎么能留下我们来承受这样的灾祸?” 在赵玭的引诱下,大家都同意投降,献出了秦州城。 柴荣想任命投降的赵玭担任秦州的节度使,但宰相范质认为不可以,于是调任赵玭到湖北担任郢州刺史。 …… 蜀军兵败后,军心不稳,秦州的投降加剧了蜀军的心慌。这年十月,成州(成县)、阶州(武都县)也相继归顺周军,只剩下一个凤州。 蜀主孟昶慌了,下令释放了擒获的后周将领胡立等人,并请胡立携带书信给柴荣,请求讲和。 但孟昶在信中自称“大蜀皇帝”,柴荣认为这封信不合礼节,一怒之下没有做任何回应。 孟昶得不到回音更加害怕,就在剑门、白帝城驻扎了大量的兵力,防备周军的进攻。 …… 守卫凤州的威武军节度使王环,得知附近三个州的守将纷纷投降后,他加紧守备,拒绝投降。 十一月,王景又率军包围凤州,派韩通带兵到城固镇阻断蜀军的增援军队。 周军又用了一月多的时间,终于攻克凤州,节度使王环、监军赵崇溥以及城内五千名蜀军全部被俘,赵崇溥绝食而死。 王环被俘后威武不屈,柴荣很欣赏他的忠勇,感叹说:“三州已降,只有王环独自坚守,朕数次用书信招降他,他还是战斗到最后才被擒,忠勇可嘉!” 柴荣免除王环的罪过,授予右骁卫将军,下令释放所有俘虏的后蜀士兵,愿意留下的单独编为一支军队。 章节目录 11兵发寿1州 955年十一月,当后周与后蜀的边境之战接近尾声时,周世宗柴荣又开始调兵攻打南唐国。没曾想,这南唐比蜀国的实力强很多倍,这一打竟打成持久战。 南唐的前身是由庐州的杨行密打下来的地盘,治所在广陵(扬州市),称为吴国。杨行密的儿子杨渥继位后,大将徐温通过权力斗争逐渐独掌朝政大权,徐温掌权达20年之久。927年,徐温去世,他的养子徐知诰接管了他的权力,掌握杨吴国的实权。 徐知诰野心很大,后来又废除杨行密的儿子杨溥,夺取了杨氏政权,他自己也恢复自己的“李”姓,改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徐知诰之所以改国号为唐,是因为他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他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金陵为国都,以原来的吴国都城广陵为东都。烈祖李昪以保境安民为基本国策,休兵罢战,社会文化非常繁荣。 但李昪为了对付强大的中原,主动与北方的契丹国交好,牵制中原政权。 943年,烈祖李昪驾崩,儿子李璟继位,称为唐元宗。李璟改变父亲的休兵策略,采取扩张政策,乘乱灭亡闽国的王氏家族政权,占领福建。 李璟后来又打掉了南楚国的马氏家族政权,占领湖南。但李璟的军队立足未稳,又被楚国的旧将打败,湖南得而复失。湖南经过一连串的内乱,最后由楚国旧将周行逢及其儿子周保权先后统治。 南唐是唐朝末年的十个诸侯国中面积最大、实力最强的,占据了江西全省及周边邻省的部分区域。 …… 当柴荣决定要攻打南唐时,可以说立下了雄心壮志,后周派出了强大阵容。 淮南重镇寿州(治所在安徽寿县),是南唐的门户,也是后周与南唐的边界,这两国交战,寿州是必争之地。 柴荣任命宰相李谷担任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兼管庐州、寿州府事,许州忠武军节度使王彦超为副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十二员将官随军出征,讨伐南唐,大军直指寿州。 柴荣发出征讨檄文:“朕自继承帝位,大修文德,不愿意兴师动众、炫耀武力,淮南竟敢抗拒大国,趁黄巢贼寇的反叛之机,盘踞淮南达六十年,还妄自称吴国、南唐的国号。不仅如此,你们竟然还与北部契丹外敌勾结,诱使北蕃成为我朝的边患,并联合北汉贼寇,至今仍与我为敌。对待弱国,你们又炫耀武力,强夺南闽、吴越的土地,蹂躏湘潭等地百姓。你们的罪恶难以言表,人神共怒。希望你们能顺应潮流,归顺我朝,交出玉玺符印,我朝将给与重赏,如果执迷不误,后悔无比。” 柴荣的檄文传来,南唐得知后周大军要来进攻,全国上下一片恐慌,周军刚夺取西蜀的四州之地,余威尚在,南唐上下忧心忡忡。 但驻寿州的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却平静如常,照常布置防御,寿州城内的军民见主将如此不慌,大家才稍稍安心。 955年十二月,李谷率后周军队到达正阳县(寿县以西),先派人在淮河上搭建浮桥,浮桥建成后,周军渡过淮河向寿州城进发。 周军在寿州分头驻扎,南唐军想趁周军立足未稳之时,派兵袭扰。但周军有备而来,如狼似虎,岂容小看。 寿州城外,一支南唐军趁夜色悄悄逼近周军,大将王彦超早有准备,待敌人接近营寨后,一声大吼,迅速出兵掩杀。南唐军被团团围住,拼命突围,最后丢下二千具尸体,逃回城内。 先锋都将白延遇在寿州城东的山口镇列阵,迎面抗击前来挑战的南唐军。南唐的主将举大刀冲过来,白延遇挺枪跃马接战,双方打了十几个会合,不分胜负。 后面观阵的赵晁急了,他拿起弓箭,一箭射中敌将的战马,白延遇也愈战愈勇,顺势把敌将挑于马下。白延遇又乘胜进攻上窑镇,再击溃一千多名南唐军士。 李谷趁势率军四面围攻寿州,但由于寿州城墙坚固,刘仁赡又深通兵法,泰然自若,城内紧闭城门严密防守。后周军虽然架起云梯发起一轮一轮的猛攻,但刘仁赡每天亲临城头,动员军民共同防御,拆毁民房收集滚木雷石,寿州城安然无恙。 …… 眼看寿州被围,南唐主李璟没心思再写诗吟诗了,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同时还召回老臣宋齐丘商讨国事。 南唐决定派出两路军马: 一路由神武统军刘彦贞担任北面行营都部署,率两万人前往寿州增援。 另一路由奉化节度使、同平章事皇甫晖为应援使,常州团练使姚凤担任应援都监,率三万人驻扎在定远县,作为预备队。 这个刘彦贞是原南吴国功臣刘信的儿子,担任过濠州节度使,但喜欢敛财。刘彦贞通过贿赂魏岑等朝廷官员获得关照,魏岑鼓吹他用兵如韩信。因此,当后周军队攻打寿州时,南唐主李璟就派刘彦贞督军援助寿州。 刘彦贞率领南唐军到达来远镇,距寿州二百里,由于南唐擅长水战,他派数百艘战船沿淮河而上,前往正阳县,准备捣毁后周军的浮桥,切断周军退路。 后周宰相李谷得知此情况,他对幕僚说:“如果南唐的水军战船到了正阳,而我周军没有水战的装备,万一南唐军截断浮桥抄了后路,我军将腹背受敌,危险就大了。” 李谷立即调整军事部署,命令大军后退,守住正阳浮桥,转守为攻,等待御驾。 而周世宗柴荣在开封关注着前方的战事,得知战事不顺利,决定御驾亲征。 章节目录 12兵发寿1州 柴荣的檄文传来,南唐得知后周大军要来进攻,全国上下一片恐慌,周军刚夺取西蜀的四州之地,余威尚在,南唐上下忧心忡忡。 但驻寿州的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却平静如常,照常布置防御,寿州城内的军民见主将如此不慌,大家才稍稍安心。 955年十二月,李谷率后周军队到达正阳县(寿县以西),先派人在淮河上搭建浮桥,浮桥建成后,周军渡过淮河向寿州城进发。 周军在寿州分头驻扎,南唐军想趁周军立足未稳之时,派兵袭扰。但周军有备而来,如狼似虎,岂容小看。 寿州城外,一支南唐军趁夜色悄悄逼近周军,大将王彦超早有准备,待敌人接近营寨后,一声大吼,迅速出兵掩杀。南唐军被团团围住,拼命突围,最后丢下二千具尸体,逃回城内。 先锋都将白延遇在寿州城东的山口镇列阵,迎面抗击前来挑战的南唐军。南唐的主将举大刀冲过来,白延遇挺枪跃马接战,双方打了十几个会合,不分胜负。 后面观阵的赵晁急了,他拿起弓箭,一箭射向敌将的战马,敌将见箭射来,赶紧向旁边躲闪,白延遇趁势连扎三枪,敌将乱了阵脚,被挑于马下。 白延遇又乘胜进攻上窑镇,再击溃一千多名南唐军士。 李谷趁势率军四面围攻寿州,但由于寿州城墙坚固,刘仁赡又深通兵法,泰然自若,城内紧闭城门严密防守。后周军虽然架起云梯发起一轮一轮的猛攻,但刘仁赡每天亲临城头,动员军民共同防御,拆毁民房收集滚木雷石,寿州城安然无恙。 …… 眼看寿州被围,南唐主李璟没心思再写诗吟诗了,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同时还召回老臣宋齐丘商讨国事。 南唐决定派出两路军马: 一路由神武统军刘彦贞担任北面行营都部署,率两万人前往寿州增援。 另一路由奉化节度使、同平章事皇甫晖为应援使,常州团练使姚凤担任应援都监,率三万人驻扎在定远县,作为预备队。 这个刘彦贞是原南吴国功臣刘信的儿子,担任过濠州节度使,但喜欢敛财。刘彦贞通过贿赂魏岑等朝廷官员获得关照,魏岑鼓吹他用兵如韩信。因此,当后周军队攻打寿州时,南唐主李璟就派刘彦贞督军援助寿州。 刘彦贞率领南唐军到达来远镇,距寿州二百里,由于南唐擅长水战,他派数百艘战船沿淮河而上,前往正阳县,准备捣毁后周军的浮桥,切断周军退路。 后周宰相李谷得知此情况,他对幕僚说:“如果南唐的水军战船到了正阳,而我周军没有水战的装备,万一南唐军截断浮桥抄了后路,我军将腹背受敌,危险就大了。” 李谷立即调整军事部署,命令大军后退,守住正阳浮桥,转守为攻,等待御驾。 而周世宗柴荣在开封关注着前方的战事,得知战事不顺利,决定御驾亲征。 …… 956年正月初六,春节还没结束,周世宗派遣侍卫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李重进先带兵前往正阳,派河阳节度使白重赞带领三千亲兵到颍上县驻扎,逼近寿州城。 周世宗随后带着赵匡胤、高怀德等人,率禁军自开封出发。当大军走到杞县时,遇到了李谷派人送来的战报,此时柴荣才得知李谷的撤军打算。 赵匡胤等人认为周军不能后撤到正阳,正阳距离寿州城太远了。柴荣立刻派赵匡胤前往阻止李谷,但还是慢了一步,李谷已经撤退回正阳。 周世宗走到陈州时,又收到李谷送来的奏章,李谷为其撤退保护浮桥的行为辩解,还希望周世宗暂且驻在陈州、颍州,但周世宗没有接受,并催促李重进率兵快速前进。 南唐的刘彦贞得知周军后退的消息后,准备率军追击,偏将咸师朗也好大喜功,怂恿刘彦贞主动进攻。但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池州刺史张全约派人前往劝阻,刘彦贞仍执意进军。 刘彦贞的军队向正阳进发,一路上旌旗辎重连绵不绝,而李重进的军队此时已渡过淮河,在浮桥东边布好阵势,严阵以待。 刘彦贞远远望见周军的旗号,还以为是李谷的周军,他大喜道:“这支周军胆小,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我今天就要立大功了,出击。” 刘彦贞根本没有探明虚实,这里不仅有李重进率领的周军,还有韩令坤、赵弘殷等人的周军,几路兵马合兵进攻,南唐军一看这架势不好,很快就乱了。 李重进与咸师朗战了二十回合,假装不敌,咸师朗不知是计,策马追赶。李重进按下大刀,回手一箭,咸师朗中箭跌落马下,被周军擒获。南唐军士四散奔走,死伤很多,有不少人掉进淮河淹死了。 刘彦贞带着数百名亲兵落荒而逃,结果被李重进追上,一刀砍死刘彦贞。后周军大获全胜,杀敌一万多,缴获战马五百匹,兵器械具等三十多万件。 南唐的刺史张全约正运送粮草,得知刘彦贞战死,急忙返回,并收集刘彦贞的余部进入寿州城,与刘仁赡合兵固守。 刘彦贞被击败后,南唐一片恐慌,皇甫晖既不敢救援,也不敢屯驻在定远县,他与姚凤率军后退,逃到清流关(安徽滁县境内)。 …… 周世宗柴荣抵达正阳后,对李谷主动后撤不满,剥夺了他的军权,让李谷主持寿州地方行政事务,由李重进取代李谷的军队指挥职位。 随后,周世宗抵达寿州城下,在淝水北岸安营。柴荣亲自到城下劝降: “刘将军,你是江南名将,有雄心大志,今你主昏庸,难成大事。我后周继承大统,不久将平定淮南,劝你早日弃暗投明,不失封侯入相,也为淮南百姓做一善事。如若不听,待破城之日,将悔之晚矣。” “两军交战,各保其主,我刘仁瞻既已受南唐恩惠,必将肝脑涂地,报效我南唐国主,谢谢周朝国君的好意,我们还是战场相见吧。”刘仁赡谢绝投降,加强防守。 章节目录 13清流1关 柴荣招降不成功,命令各军攻城,赵匡胤也率领禁军加入攻城队伍中。柴荣还下令在东面的下蔡镇(淮南凤台县境内)架设浮桥,这样周军更方便渡河,接近寿州城。 但刘仁瞻作为南唐名将,绝不是浪得虚名,此时的他已经56岁,作战经验丰富,意志坚定,顽强抵抗。 后周军分几路攻城,张令德指挥禁军架设多个云梯。 刘仁瞻穿着盔甲,站在城头,亲自指挥: “体现大家勇敢的时候到了,务必要严防死守,后退者斩,胆怯者斩,军官不敢靠前指挥者斩。” 军士们大吼:“请大将军放心! 请大将军放心!” 刘仁瞻的督战很有效,军士们哪敢后退,轮番死守在城上。长枪手用枪挑翻城下竖起来的云梯,弓箭手向冲到城下的周军军士放箭。 先冲上来的周军都被乱刀砍死,攻城的周军一批批死伤,寿州城固若金汤。 南唐国为解救寿州之围,又派兵马都监何延锡率领百余艘战船前来,何延锡把军队驻扎在涂山脚下的淮河中(安徽怀远县东南),随时策应寿州城。 周军得知此消息,为避免腹背受敌,派殿前都虞侯赵匡胤带五千人马前去涂山,阻挡南唐的援军。 …… 956年正月二十六日,赵匡胤带领禁军到达战场,准备对涂山的南唐军发起攻击,但他只有五千人马,而对方有两万人。 赵匡胤知道硬拼肯定要吃亏,准备智取。 第二天,一百余名骑兵前往南唐军营寨前挑战,南唐一看来的人少,就派一支军队迎战,周军掉头就跑,南唐军紧追不舍。 南唐军士担心有埋伏,追了一阵就不追啦,周军军士回头辱骂: “你们这群胆小鬼,怎么不敢追啦,是怕寿州城被攻下?还是怕回不去了?我们就在前面有埋伏,有种的来啊。” 南唐军士被骂的火大,继续往前追赶,营寨里的主力担心前方有失,又派出大队人马随后而来。 当追到涡口处(怀远县的涡河入淮河口),前面出现了一大片芦苇丛,南唐军士担心真的有埋伏,就想后退,但已来不及了,两边喊杀声不断,郑恩一马当先从左边冲出来。 “别让周军跑了,一个也不要放走!” 郑恩边跑边喊。 再看右边,震天的喊杀声传来,赵匡胤也带领一支军队从芦苇丛中出来。 南唐军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伏兵,无心恋战,互相践踏逃走,赵匡胤亲自督战,周军如猛虎下山,砍瓜切菜一般。 都监何延锡胆怯了,调转马头逃走,还没走出多远,就被绊马索绊倒,周军一拥而上,当场杀死何延锡,南唐军士大败而逃。 …… 解决了涂山的南唐军,从涂山往南,还有驻扎在滁州的皇甫晖的军队。 周军如果占领滁州,就等于切断了寿州城与南唐金陵城的联络通道,寿州将彻底没救兵。 周世宗柴荣肯定知道这一点,不久,他再派能打胜仗的赵匡胤,领两万兵马前往滁州。 滁州有一个关隘叫清流关,南唐的皇甫晖和姚凤正带兵驻守在此,他们是因刘彦贞兵败后,撤退到这里,准备倚山据守。 清流关是南唐初期建的,当时的南唐统治着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以及江北十四个州。江北的滁州、濠州、泗州、庐州、寿州、楚州、光州等地需要一条由金陵过长江往北的便捷通道,南唐就开凿了清流关,并在清流关上设兵把守。 这清流关地处要害,南望长江、北控江淮,是出入金陵的必经之地,被誉为“金陵锁钥”。 …… 赵匡胤攻打滁州就要途经清流关,由于清流关易守难攻,如果强攻将会损兵折将,赵匡胤希望能找到一条捷径。 军士们四下寻访,终于找到一位当地熟悉情况的山民,得知清流山背后有一条小径可通到滁州城外,平时无人走。 赵匡胤得知有这条小路,就请山民带路,他亲自带一支军队连夜由小路悄悄行军。夜里沟深路窄,有的军士不小心跌落山涧。 而皇甫晖率军在山下刚刚与周军的前锋高怀德交战,还在骂阵呢。 “赵匡胤不是很能打吗,怎么不出来与我大战一百回合,让我显示一下威风,看来是怕了吧。” 赵匡胤悄悄带着队伍绕到山后,清流关上的守军并不多,大部分都在山下拒敌。赵匡胤亲自率军从后面突然偷袭南唐军,守关的军士刚睡醒没多久,仓惶抵抗,但周军如猛虎下山,南唐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赵匡胤很快占领清流关。 随后,赵匡胤率军从关上冲下来,皇甫晖还在关前骂阵呢,赶紧分兵抵抗,高怀德也看准时机从正面向唐军冲杀过来。 赵匡胤、高怀德前后夹击,南唐军士很快就乱了,四散奔逃,周军奋力追击,南唐军这一仗损失了一万五千多人。 腹背受敌是兵家大忌,皇甫晖战败后赶紧带军队退入滁州城,断掉城外的吊桥,从城上往下放箭。 …… 赵匡胤来到滁州城下挑战,皇甫晖传信给赵匡胤:“你我都是各为其主,希望能和你列阵对战,进行君子之战,而不是偷偷摸摸搞偷袭。” 赵匡胤爽快答应了这个请求。 第二天,皇甫晖按照约定率领军队从城中出来,准备与赵匡胤正式交战。 赵匡胤列队迎战,双方对阵炫耀武力,赵匡胤突然单枪匹马冲向南唐军阵,大声喊道:“我只杀皇甫晖一人,与其他人等无关,赶快闪开!”后周军士见主将冲在前面,谁也不敢落后,都呐喊着冲向敌军。 南唐的军士没见过这样打仗的将军,纷纷躲避迎面冲来的战马。赵匡胤一直冲到皇甫晖面前,拔出剑击中皇甫晖的头部。 南唐军士本来就是守势,见此情景更加害怕,纷纷后退躲避,乱成一锅粥。 皇甫晖受伤后忍痛逃走,赵匡胤哪里会放过他,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赵匡胤抬起手中的枪杆从后背把皇甫晖打落马下,军士围上来把他擒住。 姚凤也拨马想逃,郑恩已从后面冲上来,马打盘旋,截住他的退路。情急的姚凤举刀就砍,郑恩举起大棍猛地往外一磕,姚凤的刀就震飞了,被郑恩走马活擒。 两位主将都没了,滁州城内的唐军只好开城投降,赵匡胤率军进驻滁州城内。 …… 几天后的夜晚,赵匡胤正在官署处理公务,突然一个亲兵来报:“报告将军,城外有人自称是您的令尊大人,请求入城。 赵匡胤吃了一惊,赶紧骑马来到城门边,走上城墙,借助灯光往下观望,果然是父亲,他已经明显的老啦。 赵弘殷此时担任禁军的马军副都指挥使,他因为受命协助韩令坤攻打扬州,带领一支亲军半夜时路过滁州城下,得知守城的是自己的儿子,就想入城休息。 赵匡胤好久没见到父亲了,他平静一下内心的情绪,大声对城下说:“父亲大人,你我父子虽然最亲,但城门开启是军中的大事,现在是夜晚,外面情况不明,恕我不敢从命,请等到天亮再说。” “我们没有外人,后面也没有追兵。” “父亲,这是军纪,您也是带兵的将军,肯定比我清楚。” 直到第二天天亮,赵匡胤才允许打开城门,把赵弘殷放进城内,父子二人也多年没见了。赵弘殷见儿子这么有出息,心里非常高兴,也没有责怪他没开城门的事。